分類: military

軍事

  • 學飛的點滴

    講段初入行跟我師父學飛的點滴

    圖:顏際隆

    前段時間木瓜師父傳了一張照片給我,這是我在基本組唯一的珍藏,我們那時代沒手機跟網路連相機都很少人用,要留下照片真的不易。我是76年官四進飛行線,過了34年的照片還留存,師父算有心了。

    每個空官生進飛行線後都有一籮筐的學飛故事,真要談可以聊上好幾天,空官的學制在之前的po文已大致提到,我們那年代是在官三下學期要完成空勤體檢,那是進入飛行線第一道考驗,視力2.0是最基本的要求,還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檢驗項目,例如鼻中隔彎曲,鼻夾肥大……很多同學為了這去開刀,血壓第一次不過要不定時連檢六次,上課上到一半臨時叫你去航醫室量血壓…….MD比民航體檢嚴苛多了,想飛的同學在體檢前都有壓力,從預校開始熬了六年,如果連第一關都過不了,飛行夢碎是挺嚴重的打擊。空勤體檢過後分甲乙班進飛行線,兩個班隔半年,我們期上共240個進飛行線,各120在那年代不算多但也真不少。這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我們70年進預校分三軍官校+政戰+海陸,同學超過1700個,空官進校360-70個。在台灣經濟起飛炒股每隻必中的年代,印象中那時官校畢業,ㄧ個中尉地勤軍官約16000-17000,這麽微薄的薪水,怎麼會有這麽多15-16歲啥都不懂的國中畢業生,一群傻B奮不顧身用自己的生命跟犧牲自由的基本人權投入這行。反觀現在待遇好了加上社會謀職不易,另一方面軍校教育改善,生活變好更自由也多元了,卻連義務役士兵都召不到。所以我們那時代去讀軍校,靠當兵賺錢絕不是我們考量的因素。一個15歲的娃懂什麼!我連畢業的待遇都不知道,更不懂什麼終身俸⋯⋯,甚至最初想讀也不是空官,連飛行員是幹啥的也不瞭,只因為考預校前要體檢,帶隊老師叫我去作空勤視力,看完後航醫大力鼓吹,什麼當飛行員多好,這種視力百裡挑一……..,唬得我當場就改志願,一個15歲的娃就這樣決定自己一生的路。

    官四在軍校生中是學生王,即使放假在外其他官校學弟及預校生也要跟你敬禮問好,但進了飛行線轉身變成最卑微的入伍新生。我們甲班又分AB兩班各60個,主要人太多分上下午場輪著飛,上午場大概0500天沒亮就要起床,用完早餐後就坐軍卡上場,總提示坐著滿滿的人,帶飛教官坐小桌子中間,旁邊圍著四個飛行生,像新生一樣縮下額坐1/2板凳,眼睛也不敢亂瞟,總提示完就小組拜師,還沒學藝前都會打聽帶飛師父,打探旁邊這尊佛是天王還是有佛心的好先生,到底是個賤咖還是善茬,還得打聽愛喝什麽?那時上飛行線每個人都會發保溫水壺,每天上場要幫師父準備茶水,冬天人蔘茶、夏天蜂蜜水……,四個師兄弟輪留弄怠慢不得,這可是決定生殺大權,跟著他學飛日子好不好過的師父。

    基本組飛8小時後要作第一階段的鑑定,我前8小時帶飛師父是佛心的周師傅,他剛從部隊調官校,我們是他第一批學生,我記得四個師兄弟鑑定完後剩三個,他就把我分給他的同學木瓜師父,可能覺得我耐K吧,因為木瓜師父四個學生8個小時完都飛不下去了,他沒學生帶!就這樣8小時後我的苦日子就來了。

    我們那時代官校教官有畢業後留校和從部隊輪調過來,分別來自戰鬥跟空運部隊有任期制,8-25小時是單飛考試,放完單飛後飛行衣小腿拉鍊才可拉開,然後能別機種背章,但距離完訓還很長,接下來還有特技課目,基本跟戰術編隊訓練再考試…..,最後飛夜航。半年至少飛85小時完訓。

    單飛前因官校跑道空域不夠用,我們要轉場去屏北訓練,一組飛過去其他的坐軍用巴士,在屏北再換過來。車上是我們短暫休息時間,那時屏北機場邊有種玫瑰花一枝2塊,有些教官還會交待徒弟幫著買帶回來,應該是把馬子用的。

    我是一路被師父K著長大,放完單飛後也不消停。基本組離我們飛行餐廳生活區很遠,半個環場應該也有5公里,我ㄧ個禮拜至少被師父罰跑一回,大熱天穿著飛行衣,一趟下來滿身大汗,同學早吃完下餐廳了,偌大的餐廳只剩我一個人,用完餐連勤室也不用回,直接去軍學部上下午的學科,有一次週日飛完下午可放假又被罰跑回去,心想賭一次不跑了,跟著坐車回去,進餐廳前還叫同學進去看一下我師父還在不在,他進去後等了一會沒消息,我就跟著進去正好被逮個現行,下午放假也泡湯了,1400時操場跑步,還有心得要寫,額外再查資料寫作業。

    飛過了1/2有一回被K瘋了飛完落地,滑回過程他在後座繼續罵,我也不回話,最後我冒一句「教官我不飛了」,那是我第一次蒙生不飛的念頭,本來那天連排兩批,落地後歸詢叫我去跟班長報,下一批換我師弟飛,然後叫我回去想清楚,明天上場後給他最後決定。下場回到寢室後,同學來勸我都飛到一半再撐一下,我們每批飛完都要寫講評單心得,我把壓在心裡的不快,滿滿的寫了一篇。隔天上場就成了師徒間的心裡輔導,他說是為我好總希望我能作的更好……對我嚴格是因材施教。就如同前段時間同學聊天,談到底怎樣才能飛出來,我說先耐得住罵,挨得住煎熬再談學飛,只要教官出於善意,再嚴厲的要求都要熬下去,除非你真不想飛了。

    我連放過年假還有作業,規定我去瞭解所有機場的穿降圖,搞懂什麼淚滴、交叉跟直接加入法,還有查AIP(aeronautical information publications );說真的那時候我是真不懂,反正他怎麽說我怎麼幹,完訓後他直接叫我去戰鬥組,隔了好多年在部隊重逢,叫一聲師父,這些年弟子還行沒給您丟臉。

    在空軍學飛的過程真的很苦,雛鷹要長成老鷹是條艱辛的路,學生時代學飛,對帶飛的教官我們稱師父,後來每階段的換訓,習慣上我們也稱師父;其他大多以兄弟相稱統稱教官。每個飛行員最後都跟帶飛的師父感情很好,尤其現在通訊發達,大多都還保持聯絡。「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謝謝他們帶入行沒把我們淘汰,飛了34年到現在我還能擁有一項技能糊口飯吃。在飛行路途對曾經帶過幫助過我的教官貴人,我永遠心存感恩。

    飛行生涯值得感謝的教官很多,每個人學飛的故事也很精彩,道也道不盡,師父謝謝您,等疫情過後我們還有一頓師兄弟與您的聚會。

  • 調查請交給專業

    面對任何飛安事件,調查請交給專業,你懂的他們都懂,你看不到的數據狀態…..他們都有。在調查報告未公佈前避免大放厥辭,尤其是曾在行內的人,任何公開發言應抱持「同悲但不同議,可褒而不宜貶」,曾為官者先想想當你在位有權時作了多少,別退位了!壓內行時以官,官字兩個口咋說都有理,欺外行時用唬,反正都不懂咋唬也都行。

    咱們飛了30幾年,只要知道在那個點摔的…..其實也可判斷出個端倪,但判斷並不代表絕對真相,有些話可講但不當講。要相信空軍對事件的調查,他們會查出真相,也知道該怎麼作,飛機只要能飛,在飛行前就ㄧ定是妥善適航的,軍機民航機都ㄧ樣,不適航妥善的飛機是不會放行出來飛的,

    咱回想還在學飛階段,放單飛興奮大於緊張,緊張又大於壓力,初生之犢不畏虎,那是因為無知並不是勇敢。學飛時起落飛的是口訣是制式化,從滾行-起飛-收外型-轉二邊-三邊-放外型-轉四邊-五邊-落地……就跟在駕訓班磨出來考照一樣,倒車入庫看到那打幾圈,再看到啥回幾圈⋯⋯車就停好了,旁邊参考目標不見了,就倒不進去了。而我們大多是到隊後開中隊車磨出來然後去駕訓班買一小時就去考了,那就無需看目標….自己能倒好。

    對一個AT3時數24小時總時數才100出頭,要論技術跟經驗還有不正常的處置,要求過高本就是奢侈,對成熟的飛行員,從三轉四邊講起來easy ,跑道在那咱落那,舉個例對一個放二次航線單飛的學員,在這階段要檢查高度、速度、寬窄、over/under….自己搞,對狀態的修正判斷沒那麽到位,任何不正常慌亂是必然的現象。咱官校練起落只有low approach,那還是因為有限制落地次數,從沒在轉base時練過重飛…..說真的似懂非懂,一切都正常沒問題,狀態不對緊張大於能耐….能要求一個剛從駕訓班出來的學員,上馬路能開的多好,車一多就慌了,該直行突然左轉也傻了,現實就是這樣,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在那階段只能說咱運氣好,腦袋繫在腰帶上,挺過來了。

    民航機又不一樣,他的進場到落地可以靠模擬機慢慢磨,就算考完照上線還有IP幫著他,完訓資淺副駕駛上班打工,還有正駕駛幫著,但戰鬥機不一樣,尤其學飛階段,起落是真的在飛機上一個接一個落地磨出來,放單飛就真的得靠自己。

    在台灣媒體的炒作頂多三天,這些執干戈以衛社稷的飛行員,如果需要靠摔飛機才被重視真的挺可悲。只有能重視軍人的國家才有可能成為偉大的國家,我們距離太遠了。咱都幹這行,自己學長學弟,這些後輩都比咱小孩小了,對於這種飛安事件同悲但不同議,可褒而不宜貶….這才是我們應該抱的立場跟道義。

  • 官校

    飛-離開地球表面

    追求和平,先做好戰爭準備

    ” Freedom, Is Not Free “,自由是有代價的。

    S. L. Tsai /攝

    S. L. Tsai /攝


    老一輩的台東人可能還記得,每天清早,天還沒亮,志航基地飛機聲音就穿透不大的台東市區。這是早上飛機上警戒之前的試車,飛機啟動,滑到跑道頭,屁股正好對著市區,在不起飛情況下把飛機油門加到最大,檢查飛機跟發動機工作情況;飛機的發動機在最大推力,也就是開啟後燃器的情況下,聲音不是從耳朵傳進來,那種震撼是直接打進心裡,清晨的空間又最沒有阻礙,聲音傳得特別遠,要不被吵都很難。後來環保意識抬頭,這個擾人清夢的程序已經做了調整,現在已經不會在一清早被戰鬥機試車聲吵醒了。
    長久以來,飛機從小就天天在頭上飛來飛去,耳濡目染,其實心中已
    經打定主意:成為戰鬥機飛行員。

  • 你所不知道的軍人

    我是70年讀預校從軍,我們那時候讀預校就拿軍人補給證有軍籍,算正式的職業軍人,違紀犯法得判軍法。

    77年官校畢業,78年5月部訓隊完訓,一天假也沒休從台東志航坐著C-119到台南報到。完成部隊的過渡訓練,79年5月出第一批任務開始拿戰分。

    最近跟朋友聊到啥是「立功結婚」這件事,這個title聽起來好像挺了不得……,其實也沒什麼。以前在飛行部隊出實彈任務,前一天作戰司令部會下「碼子」,白話點就是任務派遣單。作戰中隊就會依需求派遣人機出任務,每趟任務有戰分,累積後可換勳獎章,戰分超過400分換勳章……。

    平均要飛到50批任務,戰分滿了100分可申請立功結婚,「立功結婚」聽起來挺唬人的吧!感覺立了什麼大戰功,國家感佩你的付出,要給與莫大的殊榮跟獎勵!實際上符合立功結婚條件的飛行員,國家只給了5萬元結婚補助,可優先申請華厦貸款180萬或排隊登記購買眷村改建的國宅!就這樣沒別的了!5萬元的結婚補助不知從那年開始數十年沒調過,現在看起來或許是笑話,軍人不求財就是這樣,給張獎狀摸摸頭,榮譽大於一切實質獎勵。

    我們那代從軍當fighter 勤訓苦練,從小隊員開始除了增進飛行技能啥都得幹,每天能少挨點K,飛完能換得教官簡單一句「小伙子不錯」,挺過了一天就算沒白過,其餘的啥都不懂。

    70-80年代股票上萬點投那隻那隻中;房價低買那間那間賺。可是軍人在封閉的部隊裡,我們畢業時一個中尉飛行員,每天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薪水+飛行加給3萬出頭,成天待在部隊裡休假少得可憐,賺的錢大多拿來貼補家用,什麼投資股票基金、買房置產…..連車都買不起,其他的真是想都沒想過,著實傻B一個。

    15年前轉行幹了運將,大部分時間跟年輕人一起打工,才發現這代同樣是開飛機的年輕運將跟部隊上當fighter的差太多了,他們啥都懂什麼股票基金期貨債券投資房產……為自己的財務規劃的妥妥當當,我們這些土當兵的除了飛行外差人家太遠了。

    軍人不謀財是本務,他們犧牲的豈止是自由時間家庭甚至生命……,投身這行一頭埋入飛行,真的顧不上其他的事務。除了任國家安排,更不懂得規劃自己的未來,退伍卸甲後啥也幹不了!國家不僅顧不上你還要剥削當初跟你簽下生死合同的合約,真是棄義毀約。從軍一輩子的人付出太多得到太少,不要期盼退伍後國家會照顧你,你得自我規劃。朋友們多愛惜你身邊的軍人,他們要的不多,僅僅是一個起碼的尊重。

  • 颱風天的軍人與運將

    軍人我曾經幹過,運將現在正在幹

    今天一大早頂著颱風襲台從美國飛回來,落地後在gate 門口,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小孩來到面前跟我說「謝謝機長颱風天帶我們回來」。我微笑致意但心裡的OS是,我領薪水幹活拿錢辦事,而你花錢買了票,平安的把你們帶回來,本就是我該幹的活。運將只是個職業,沒那麼神聖,每當落地後遇到旅客,誠摯的說聲謝謝就當是落地後一點小小的安慰。

    軍人這行我15歲起進了預校,也曾經幹了26年,我記得以前W x x時就得開防颱會議作防颱準備,W24全員召回,半夜跟著機工長上機堡綁飛機…..每小時巡場沒喊過一聲苦,總覺得軍人這活就是這樣幹,飛行員也得到第一線跟著機工長幹活。過年、中秋、端午…所有重大節日比平時還忙。每年固定的演習跟外地駐防,長年顧不上家。只顧著防國家的颱,沒防過自個兒家的颱,過年待在跑道頭守在第一線,讓老百姓有個安穩的年夜飯可吃,老婆只能自己在家忙,自己卻ㄧ點顧不上妻小父母。幹了這麽多年也沒聽過鄰居說聲辛苦了!謝謝你們這些人守護著我們。

    軍人這行比運將辛苦,沒日沒夜幹活得不到該有的尊重與掌聲,換來的卻是米蟲…….這種無情的口水。動不動還要被政黨跟老百姓幹譙,就算再怎麼加錢願意幹這行的卻越來越少。平常無情的踐踏卻要這些人平戰時,無怨無悔付出青春與生命守護,這就是台灣人的邏輯。期待這個國家與老百姓的尊重真的是太遙遠了!

    多尊重這些執干戈以衛社稷的軍人們,他們才是最該獲得最該獲得掌聲的一群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