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石保養,平整度,整平石
用磨刀石磨刀,會產生漿泥,這些漿泥是水,磨料與鐵屑的組合,鐵屑久了會氧化,如果累積在磨刀表面就會影響磨刀效果,所以磨刀石使用後,要適當的清潔保養;磨刀造成磨損是正常的,在磨刀石開始明顯的凹陷之前,就要養成每次磨刀前將磨刀石整平的習慣,就如人造石保養一樣,整平磨刀石面的方法有幾個,除了前面章節提到的整平石之外,也可以用砂紙,把一張水砂紙放在穩固的平面上,砂紙選用切削力強號數比磨刀石粗一點的,灑一些水之後在砂紙上面把磨刀石磨平,在開始磨平之前,可以用鉛筆在磨刀石表面縱橫各畫上幾條線,在打磨整平的過程中就可以看到哪些表面線條先磨損,哪些還留著鉛筆痕跡,沒被磨到的部分就是凹陷的地方,可以用這個方式做參考。
水砂紙的好處是便宜,加上只要找到平整的表面就可以使用,但缺點是磨損比較快,如果覺得水砂紙不好用,用一些專用的整平石來整理平面是理想的方法,可以參考前面敘述去買專用的整平石,專職磨平磨刀石用,如果磨刀量大又頻繁,磨刀石常常磨損的就可以考慮專用的整平石。

也有人說如果什麼都不想買的話,那就拿到外面去找個平一點的水泥地磨一下,這樣做法雖然很比較粗曠而且可能傷害磨刀石,但不失為沒有任何工具下的克難方式。
磨刀石使用完畢之後,清潔整理完成,把磨刀石擦乾放在陰涼處,不管是天然石或人造石,不要將磨刀石長時間泡在水裏,這對大部分的磨刀石會有傷害,
聽音,角度
一把刀子在磨的時候,不一樣的角度會發出不一樣的聲音,等到磨刀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有時候用聽的就可以聽出磨刀的角度對不對,需不需要修正。
或許剛開始磨刀的時候比較沒有注意到這個現象,等到磨刀越來越得心應手,慢慢的就可以聽出來,不一樣材質的刀子,不一樣的厚度,不一樣的角度,發出來的聲音都不太一樣,是的,刀子是會對您說話跟您溝通的,除了練習自己的手要穩之外,可以練習聽聽磨刀發出的不同聲音,聽看看刀子有沒有提醒您角度對不對,習慣之後,這也可能是一個決定磨刀角度的方式。
改變刃角
前面章節提到過,磨刀的時候找到出廠刀刃角度很重要,磨刀功夫進展到了這裏,刃角還是重要,但重要的不一定是出廠時的角度,而是自己能磨出各種穩定的角度;之前一開始所謂正確的角度是跟隨著原本刀刃的角度,相信刀廠給予的刀刃角度,等到磨刀得心應手之後,可以配合自己用刀習慣嘗試著改變或調整刀刃角度,當然這樣很有可能以失敗收場,尤其是沒有任何依據或規劃就隨意調整刃角,不過要是用刀習慣改變,覺得刀子還有潛力可以發揮的話,例如刀子不會橫向撇切東西也不再砍劈,那可以試著把刀刃角度減少,看能不能增加刀子穿透力;又如果想要前段切削,後段砍劈類似文武刀,那就前段刃角小後段刃角大,前後不同,或是後段開次刃,或是依據自己慣用手邊改成兩邊不對襯的開刃方式,都是可以試著去做的方式,也可能發揮出刀子的不同特性,如果基本功真的扎實了,就放手試試吧,記得用前面章節介紹買的第一把刀來試,比較不會心痛。
通常廠商生產的刀具刃角會開得比較大,比較強壯,因為避免在消費者手上受到折磨而嗚呼哀哉,因為各式消費者臥虎藏龍武藝高強,刀子到手之後,今天切切菜,明天剁剁骨,刀子在盤子,桌子上哪裡方便哪裡切,廠商為了避免類似這樣的不當使用傷害刀子,所以才把刀刃做得比較強壯,為的就是求生存啊,這樣粗壯的刃角設計,難免讓您覺得一身武藝難以伸張,所以,只要您的用刀習慣不致對刀子造成凌虐,可以視情況把刀子刃角變小,增加刀子穿透力,不過要小心,這樣可能犧牲刀刃的強度,如果刀子可能跟其他人共用的話,要謹慎為之。
毛邊 Burr
打磨時刀刃面在磨刀石上磨擦,在兩個刀刃面交界的刀鋒處會有毛邊的產生,這是金屬被刮除推擠之後累積在另外一側的現象,在肉眼世界裏堅硬不可催的廚刀鋼材,到了顯微鏡微觀世界成了隨波逐流的存在,力量怎麼來,材料就怎麼去,磨刀這看似無動於衷的動作,在鋼與石的兩邊正在發生千變萬化。
毛邊的出現是表示有效的重塑刀形的現象與徵兆,是一個重塑刀刃作業中必須經歷的過程,但絕不是最終想要的結果,所以在刀刃面打磨完成之後,要把毛邊去除掉才能展現刀鋒的功用。經過放大鏡的檢視,可以看到毛邊在刀鋒處形成的狀況,隨著磨刀方向的不同,毛邊的成形也不盡相同,
愈粗的磨刀石打磨出來的刮痕以及毛邊就愈粗,下面第一張照片是以中目磨刀石打磨完之後產生的毛邊,磨刀是用跟向的方向來磨刀,毛邊累積在刀刃面的另外一邊,第二張照片以同樣模式用#8000號磨刀石打磨刃面,完成之後的毛邊狀況,第三張照片是第二張照片完成後,在加上盪刀之後的毛邊狀況,同樣刀子使用不同磨刀石會有不同的毛邊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