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飼還是草飼

by

·

牛肉,第二章 飼養

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牛都應該是吃草的。

根據眾多世界教父級的專家意見,最美味的牛肉其實是草飼牛而不是穀飼牛,先別驚訝,這樣的觀點不是出於環保或是回歸自然觀念,純粹是美味。

基本上,牛吃什麼就會是什麼味道。把牛圈養起來,也純粹是減少運動,產生更多沒運動的肉而已,所以現代化發展與需求,屠宰前把牛隻圍起來養肥,成為牛隻畜牧現代化的成果。

牛隻的飼料,是供給牛的〝能量〞,只要給予足夠的能量,基本上都能把牛養大養肥。把草料換成穀物,是因為比較簡單而已,因為一般的穀物比草料甜一點,也就是能量多一點,所以容易養出甜一點的牛。大家平常吃玉米,可以注意到玉米有的甜、有的不甜,而會拿去給牛吃的玉米,會比人吃的玉米品質來得低,即使如此,平均起來的能量還是比草料,甚至是乾草來得好,比較不容易出錯。

牛可以吃的牧草種類很多,如果天時、地利、人和,草料提供的能量,也就是甜味,並不輸給品質較差的穀類。只不過要種出甜味夠的草料,要有適當的土壤與氣候,有了適當的土壤,還要配合草料在最甜的時候餵給牛吃,時機一過,草就變粗硬、乾澀了,所以還要依照季節變化要種出不同的草料,才有可能一年四季甜草無虞,甚至用來肥育牛隻的也是草料,那成就出來的牛肉風味就不會差,甚至勝過一般穀飼牛,只是要這樣養出來的草飼牛,成本跟失敗率都高,又需要高度專業知識,不容易大量生產,比較可行的方式,是在肥育關鍵期間,用最甜美的草料來飼育,或是草飼期間偶爾搭配穀物飼養,同樣可以養出肥美的牛,而以自己的經驗,有些優質的草飼牛確實有一般穀飼牛沒有的特殊風味與口感,而且沒有一般印象中草飼牛的腥味,風味特別,餘韻十足。不過吃草的牛,脂肪顏色偏黃且瘦肉多,雖然跟牛肉風味關係不大甚至吃起來更健康,但是賣相欠佳,而且這樣的標準在美、日牛肉評級制度中只能拿低分,這也是為什麼穀飼牛比較容易被世界大眾接受的主要原因,純粹是供需結果而已。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