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刀 4.6.5 天然砥石

天然磨刀石,天然砥石

人類使用金屬製刀超過千年,而刀子完工打磨,用的就是石頭。人造石還要在金屬刀問世之後幾千年才會出現,那時候的用刀人應該等不了那麼久,所以人類發展用天然石來磨刀順理成章,也就這樣用了幾千年。

前面提到的磨刀石粗細號數,請先擺一邊,天然石不容易用人造的粗細號數來表示,因為大自然沒有人來把磨料磨好再篩選出一樣的大小,精過大自然風化水衝與歲月雕琢,磨料顆粒從最小的泥(Mud),大一些的粉石(Silt)到大的砂礫(Sand),雖然在特定條件特定區域可能聚集特定大小的晶粒,天然石無法用預先磨好粗細的顆粒來組成石頭,難免磨料大小不一樣,只能大致區分,天然磨刀石的磨料成份跟人工磨刀石也不太一樣,取材當然就來自天然界中的元素,從天然磨刀石中可以發現一些特定物質,像是二氧化矽 – 構成石頭沙子的主要成分,以及由矽鋁質類與鐵鎂質類組成的矽酸鹽類礦物,這也正式地殼中含量最高的礦物,這些拗口的矽酸鹽物質,就是長石,石英,雲母這些礦物,其中的二氧化矽以各種形狀大小多晶體模式存在,扮演著磨料的角色,二氧化矽摩氏硬度約在7,矽酸鹽物質以層狀呈現,在此暫稱為片矽酸鹽,片矽酸鹽扮演著結合劑的角色,摩氏硬度約在6~7左右。有了從天然的元素中取材的磨料與結合劑,還要製造石頭的幾個要素,像是適當的材料、高壓以及高溫,還好這幾個要素,都會在地球演化的幾十億年間出現,地底產生的高溫高壓可能比人造高溫高壓更強烈,所以當所有條件都吻合的時候,就能夠造就出條件良好的磨刀石。

天然石形成成分,Todd Simpson, at scienceofsharp

這些由二氧化矽擔任磨料加上矽酸鹽擔任結合劑的組合,加起來就成了我們看到的天然磨刀石。光從數字來看,擔任磨料的二氧化矽硬度7,跟前面提到的人造磨刀石的磨料比較起來硬度要低,但相較起一般鋼材摩氏硬度4~4.5左右,打磨刀具可以勝任,不是問題,至於磨刀石硬度重不重要,就看您自己的取捨了。

雖然說天然磨刀石並沒有像人造磨刀石這樣用號數來標明磨刀石的粗細程度,但是大自然還是給了些差異,暫且簡單的區分為粗、中、細幾個粗細,換算為日本分類就是荒砥、中砥與仕上砥,粗細分類與使用的方法則類似人工磨刀石的使用方式,即使像日本是天然磨刀石的領頭羊,但是對於粗細號數仍然只能提供參考,對用慣人造磨刀石的來說會有粗細認知上的誤差,畢竟在自然界要磨料標齊對正會有些困難。

不同地區自然條件不同出產的石頭不一樣,對磨刀反應也不盡相同,所以功能,價格都會有些區分。天然磨刀石目前還是以日本最有系統的發展與鑽研,日本稱為天然砥石,因為天然砥石產地、分類、功能與價格都頗複雜,不是我這小小腦袋能力可及的,所以在此僅能簡單帶過。如果要用天然磨刀石磨刀,建議從細目開始練習,也就是日本天然砥石的仕上砥,適當切削力中連帶著破壞性比較低,應付好磨的碳鋼類刀具不成問題,也不會因一時失手壞了刀具,畢竟是天然石起手式第一招。因為好的天然磨刀石難以取得,所以要找到方方正正六面皆美的天然磨刀石會有相當的困難,不少的磨刀石只有正面向上的一面是平整可用的,而且形狀不一定是方正規則,也有可能在磨刀石裡面含有一些紋路裂縫或其他雜質,稱之為筋,如果對打磨有影響就是有害筋,必須掃除廓清之,如果不影響打磨則為無害筋,可以予以忽略,有害無害可以向商家詢問,商家當本著良知與專業詳盡告知,這些雜質都有可能影響磨刀的效果與天然磨刀石的價值,天然磨刀石不像人工石一樣可以對材料篩選,所以或多或少都有可能存在一些雜質,如果不影響整體表現,就當是大自然給的一些烙印吧。

在使用上石頭平整面向上磨刀,下面不平整沒關係,墊個毛巾即可,再功夫點用樹酯在底面黏上幾塊固定腳座,穩定又防滑,常用天然石的人可以參考。

天然磨刀石形狀不一定平整
拋光加上地黑刃白照片提供:研魔職人

打磨的時候,一些要領跟人工磨刀石是類似的,只是建議從細目開始,這裡還是有一些預設立場,因為使用天然石磨刀通常不是初學者,而一些偏愛磨刀的人不會久久才保養一次,所以先假設用天然磨刀石磨刀的人比較勤於保養,對一些經常保養時時打磨的人來說,刀子不會嚴重鈍化,使用細目可以應付細微保養提鋒,所以還不需要中砥來重新塑形,所以建議第一顆天然磨刀石從細目開始,不過如果您刀子容易鈍,或是需要常塑形,而且不要求拋光細磨的話,從中目天然石下手也沒甚麼不可以。

有時候在刀具打磨時有可能發現磨出來的效果會不太一樣,刀子表面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會有不同,有些是亮面,以有些是霧面,有些則是鐵黑鋼白,像是大家常提到的地黑刃白或是地白刃黑,就是說刀身地金跟刀刃碳鋼二者磨出來的顏色會有差異;有時候一顆天然石可能就可以達到切削重塑與打磨工作,如果覺得細目磨刀石不夠細緻的話,用完仕上砥可以再加上超細目的天然磨刀石,來做一些整修、打亮、拋光的動作,如果能找到一顆石頭就能完成切削、打磨兼拋光工作的話,那就是逸品,就看刀客願意花多少銀子來追求了。

拋光加上地白刃黑,照片提供:研魔職人

傳說中好的天然石切削力好,但或許跟一些高檔天然石無緣,所以我自己覺得中低價位天然磨刀石或是人造磨刀石就已經很好用了,有時候懶得換石頭想一石到底就會用天然石或是中目人造石磨刀,又或是刀子只做基本保養不做削磨就用天然石刷幾下即可,有時候交叉搭配使用各取優點,一樣可以達標。

有一說法,好的天然石,因為打磨過程摩擦,結構會漸漸崩解,也就是原本比較粗的顆粒,磨刀之後會漸漸變細,顆粒變小。

下面照片是經過電子顯微鏡放大的磨刀石影像,採用的磨刀石是傳說中的日本天然砥石-中山淺黃,以鋼材磨擦石材表面約十分鐘模擬強烈的磨刀動作,比較工作前後磨刀石物質的變化,可以看到實際上會裂解的部分是擔任結合劑的片矽酸鹽,而負責打磨的磨料二氧化矽多晶體只是脫落,但實際上並不會碎裂變小。

天然砥磨刀前顆粒, 1000倍Todd Simpson, at scienceofsharp
天然砥磨刀後顆粒, 1000倍Todd Simpson, at scienceofsharp

天然石使用前後顆粒比較SEM

所謂片矽酸鹽翻譯成白話就是我們常見的砂石,雖然學名裡面有個”酸”字,但是跟化學酸鹼度卻沒有直接關連,有些對石頭的敘述中會提到某些石頭像火成岩是酸性的,某些甚麼長石又是鹼性的,這些所謂酸鹼是以石頭中的二氧化矽含量來看的,跟我們認知會產生化學變化的酸鹼不是有太大直接對應,所以如果要因為成分名子而說天然磨刀石是酸性,其實有很大的商榷空間,如果這地質問題真硬要給個化學答案,當然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極端例子就先不引用,一般石頭酸鹼值介於弱酸到弱鹼之間,天然磨刀石要對鋼材產生化學變化會很不明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有可能食材或是清潔劑對刀子的化學影響可能來得更明顯,在此提供參考。

幾個極具代表性的天然磨刀石,成份都含有二氧化矽Todd Simpson, at scienceofsharp

天然砥石有一個特性,就是磨損率非常的低,也就是如果人造磨刀石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消耗快的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二,天然磨刀石殺敵一千大概自損一兩百,消耗非常的低,這一點可以從磨刀的時候,出漿的顏色來判斷,出漿顏色是黑色的話,表示成分大部分是金屬,如果出漿顏色比較淺,就表示是磨刀石本身的損號,使用優質天然磨刀石的漿顏色幾乎都是深色為主,如果用習慣人造磨刀石的人,轉換到天然磨刀石可能會對超低損耗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一點是天然磨刀石價格高,但是跟低損耗率相抵的話,其實價格是合理的,如果能再找到一些中低價位合理價格的磨刀石入手,將會對天然石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

不同切削力漿泥顏色比較
不同切削力漿泥顏色比較

如果有考慮使用天然磨刀中砥的話,市面上有些價格相對低廉的磨刀石很好用,雖然說天然石不用號數來表示但是粗細,還是可以大概參考一下數值,如果剛入門又打算買二顆的話的話,用一些價格低廉的中目天然石,例如天草砥或備水砥,價格跟同粗細的人造磨刀石差不多甚至更便宜,相較於低損耗性則是非常的划算,再配合一個細目的磨刀石,優異的切削力加上耐磨性幾乎可以完成家裡所有的磨刀工作,也因為天然磨刀石的損耗率很低,大家預算都有限,所以選的時候,寧願選擇面積大一點,表面光整無雜質的,也不需要多花錢選擇厚的磨刀石,因為天然磨刀石真的可以用很久,薄的天然磨刀石不怕海枯石爛只怕裂開,所以不要閒著沒事泡水裡或是摔掉地上,即使石頭薄也只要用樹脂黏在一塊板子上就可以增加耐用性,再加上不常磨刀的話,只要好好保養當做傳家寶沒有問題的。

隨著幾個日本天然礦場的關閉,很多好的磨刀石已變成傳說無法再取得,即使出現在市面上也不是你我可以想像的天價,將近一部進口轎車的價格,我想並不是所有人都負擔得起接觸得到的,就算再怎麼好用,硬體還是會有性能上的極限,就像一件 2000元的牛仔褲跟一件 20000元的牛仔褲有什麼差別一樣,又像是音樂與音響的關係一樣,音響終究只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磨刀只是手段,鋒利才是目的,一些可能已經脫離了研磨實質意義的東西,是否還值得投注資源追求呢,或者是追求到某個階段忽然頓悟之後發現都是一場空,也因為自己能力不足,在此無法深入討論,還是趕緊練習自己磨刀工夫去。

各式天然石
研磨工作臺

copyright bonbon.win

版權所有,棒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