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七雜八大小事
前面介紹基本招式,如果練習幾回還沒有磨掉您對磨刀的興致,後面章節再耽誤您幾分鐘時間,多聊一下磨刀瑣碎的一些事,如果對磨刀保養不是很有興趣的,可以跳過以下這幾個章節也無妨。
4.6.1 磨刀棒,還沒完
目前市售磨刀棒選擇有好幾種,但是消費者能夠看得到的並不算多,最常見的是金屬製作的磨刀棒,如果沒有特別說明的話,可能會是中目粗細。
金屬做的磨刀棒,表面分為細、中、粗三種粗細,一般用磨刀棒一圈有幾條紋路來規範,同樣粗細棒子,愈多條紋路就愈細,愈少紋路就愈粗;愈細的表面,對刀刃愈是只有校正,沒有打磨的功用,愈粗的表面,除了校正之外,還會有一些刮磨的作用,中到粗的磨刀棒會在刀刃面上留下明顯的痕跡,會有一些副作用是我們不想見到的,除非刀子像剁刀一樣非常的粗壯,要不然不要使用中目或是粗目的磨刀棒;所以,刀刃狀況愈新、愈好,應使用愈細的表面來保養,已經有一點鈍了,才需要粗一點表面的棒子,校正同時也連帶做些微的削磨工作,如果連中、粗目的棒子都沒什麼作用時,就表示該上磨刀石了。

磨刀棒本身幾乎沒有打磨作用,用磨刀棒只能在刀鋒還沒鈍化的時候使用,用磨刀棒好處是比較簡單,保養方便且時間短,不需要太多準備工作與空間,只要1~2分鐘甚至更短就能恢復刀刃雄風,比起磨刀石的準備與耗時,磨刀棒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更多刀具簡單保養,在分秒必爭的廚房裏面是不可缺的工具。
金屬磨刀棒
金屬應該是最常見,最容易買到的磨刀棒材質,一般實測硬度約在 HRC 60~65 左右,製作時多少會帶點磁性,可以吸附磨擦產生的鐵屑。

磨刀棒的長度,最好要超過所用刀子的長度,使用起來才不會憋手憋腳,如果沒有特別偏好,建議選擇細目,硬度高一點的磨刀棒,會比較容易上手,比較不會刮傷刀子。
陶瓷磨刀棒
陶瓷製做磨刀棒,硬度高,表面細緻,相對粗目,金屬製的磨刀棒,陶瓷磨刀棒在修復卷刃的同時,磨除刀肉的副作用比較小,比較不會無意間傷到刀子而不自知。即使是陶瓷製作的磨刀棒也都還有細度的區分,製作方式也比較接近磨刀石,甚至會加入鑽石,金剛砂等磨料,讓磨刀棒帶一些打磨效果。
一般來說陶瓷的細緻度會比金屬要好,但缺點就是比較脆弱,萬一不小心掉地上陶瓷磨刀棒就可能報銷,不過新一代的陶瓷磨刀棒已經盡力改進這個死穴,號稱從某些高度墜地也能保持完身,至於銷售商願不願意配合實測,請自己去詢問;陶瓷磨刀棒另外一個缺點是沒有磁性,缺乏磁性的磨刀棒磨出來產生的鐵屑比較難控制,記得完工後要做好清潔工作,而且不要隨意觸摸後再去揉眼睛,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微齒 Microteeth
看起來似乎光亮又平整的刀刃,把刀刃放大之後可以看到光滑亮麗的刀刃其實有微鋸齒的形狀存在,不管用多細的磨刀石來磨刀,這些鋸齒都會存在,只是大小不同而已,這些存在的鋸齒是實際在切割的時候產生分割與貫穿力量的主角,鋸齒到底是粗一點好還是細一點好,一樣要看所切的食材來決定,要切粗壯的食材,用細的鋸齒不見得好切,像是切番茄、麵包,還記得這些專用刀都是鋸齒狀的嗎?如果用細齒去處理就有可能比較不對味;而細緻的食材用比較粗的鋸齒來切,可能會七零八落,比如用粗的鋸齒來切纖細的生魚片。
刀鋒鋸齒狀向兩邊的刃面延伸可以看到上面有長長的刮痕,這些刮痕就是磨刀的時候磨刀方向形成的,所以用不同的磨刀方向會產生不同形狀的刮痕以及鋸齒,前面一直提到磨刀方向與粗細度要依食材以及切割習慣來決定,就是這個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