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
日本製刀概念與歐洲有些差異,簡而言之一般硬度比較高,刀刃角度比較小,最好有一定的磨刀知識與經驗之後再來自己動手保養或是磨日本刀,避免因為無知而對刀子造成損傷。
若要使用日本刀,最好是經常細心的保養,而不是久久一次的大修,隨時都把刀子保持在最鋒利狀態,會比刀子鈍了再來開鋒來得理想。純日本血統的刀子一般比較有個性,需要一些時間來磨合,不建議交給別人保養,要不然久而久之,刀子會有別人的個性,自己不一定用得習慣。
磨刀棒 – 不建議磨傳統日本刀
一般日本刀子硬度高,刀鋒保持性好,但是我個人不建議用磨刀棒保養純日系刀子。有些日系,例如旬,具良治,真久等刀廠也生產磨刀棒給自家刀子用,相信硬度不是問題,不過比較適合西式牛刀,菜切或三德刀,雙面開刃系列的刀子,其實這些刀廠也比較主打西方市場,刀子本身硬度不宜太高,而且是雙面對稱刀刃,不建議拿來給傳統日式單刃廚刀使用。如果要用磨刀棒保養日系刀子,最好用硬度高,細一點的磨刀棒來保養,陶瓷材質會比較細,硬度也高,用來保養細緻刀具還蠻好用的,只可惜陶瓷製品缺點是易脆,若不小心掉地上就可能魂飛魄散。
不少傳統日本刀,或是日系教法都不建議用磨刀棒保養刀具,有幾點考量因素提供大家參考:

1.硬度,一般磨刀棒硬度約在 HRC 62~65左右,不少日系刀子的硬度會接近,甚至超過磨刀棒硬度,一般的鋼質磨刀棒硬度不一定比日本刀硬,所以用鋼質磨刀棒來保養效果有限。
2.粗細,市售磨刀棒也分粗細度,一般最常見的磨刀棒,大概至中度粗細,即使選擇細度磨刀棒,對細緻的日本刀刃來說,還是太粗,在保養推正刀刃的同時,也狠狠地刮傷表面,算是我們不想要的副作用。

3.受力,對運動賽道而言,一個苗條女郎穿高跟鞋,造成的傷害比百公斤選手穿運動鞋來得大,因為受力太集中,同樣的道理,我們施加在刀子上的壓力,使用磨刀石分佈比較廣,比較平均,同樣力量作用在磨刀棒時,接觸是一個點,所以相對受力很大,對一些隨時找機會等待釋放應力的材料就可能崩口,如履薄冰,使用起來要格外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