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刀 4.1 開鋒

開鋒

相信大部分消費者,對於一把新刀子剛開箱時的鋒利程度印象深刻,只不過,一般剛出廠的刀子,可以很正確的打磨到一般鋒利水準,卻無法做到由“您”,愛刀人親手打磨的細緻程度。

愈是大量製造的刀子,出廠時的鋒利程度愈普通,也有些刀廠,刀子上架販售時不會完全開鋒,以免因刀刃太脆弱而受損,所以有些做法,商家會在完成付款銀貨兩訖之後,為買家做開鋒的程序,讓刀子鋒利度更上層樓,也有些刀廠在出廠時就會以手工方式為每一把刀子開鋒,開鋒的細緻度與水準會遠遠高於一般機器大量生產製造的刀子。

工廠內機器生產的刀子,最後開鋒可能是機器人操作,也可能是人工打磨,而且是配合砂輪機操作,為了生產速度,砂輪機使用的粗細不會太細,磨起來才會快一點,最後一道開鋒程序用的砂輪粗細程度看各廠而有所不同,最後一道開鋒砂輪機粗細約在#200~#1000左右,完成後再用毛輪拋光就打包了,高檔的刀子有可能用再細一點的砂輪,但是不一定會有家裡自備磨刀石來得細(如果有的話),刀刃打磨的粗細程度不一定直接對應鋒利程度,要看切的是甚麼東西,有些食材反而需要粗一點的鋸齒,如果說理想狀況下剛開箱的刀子鋒利度有8~9成的話,開鋒後可以讓刀子更加鋒利順手,但是問題來了,各商家開鋒手續不一,程度不定,一個不好的開鋒,很可能直接傷了一把刀子,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如果沒把握的話,或是鋒利程度已經可以滿足切菜所需,可以省略開鋒這道程序。

曾經有一次用欣喜的心情買一把日式出刃,商家很熱心的免費服務幫忙開鋒,只看他拿到後面去,啟動馬達,然後用那萬用砂輪機,很快就磨好刀子,然後再用磨刀石磨兩下,刀子怎麼交到手上已然失憶,只記得再恢復知覺的時候,透過微微顫抖的雙手以及朦朧的淚眼,看到刀刃處肉眼清晰可見砂輪機的咬痕,烙印成心中揮之不去的第51道陰影;刀子要交給別人磨嗎?建議先觀察詢問一下,再做決定比較妥當。

除了剛開箱的刀子,刀子用久了,也會造成磨損,磨到某個程度,要重新開鋒,磨掉刀刃一層刀肉,讓尖峰重新展現,鈍化愈嚴重就要磨掉愈多刀肉,反之則愈少,所以愈常保養則每次修理程度輕微,間隔愈久保養則可能一次來個大俢整,總之開不開鋒要看您對刀子鋒利程度滿不滿意而訂,如果您對剛開箱的刀子鋒利度已經很滿意,那也沒有一定要再冒個開鋒的風險來賭刀子會更鋒利,更好用,只要順手,倒也不一定要再做這道程序。

copyright bonbon.win

版權所有,棒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