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配對
寫這個章節其實比較困難一點,一來是刀子選擇太多,無法一一親自使用,自然只能以管窺天耍耍大刀;二來是各人喜好不同,要用一人的喜好與標準套用給其他人,早晚人人喊打;第三是要推薦買刀的話,不實際給個廠牌與價格等於空話,搔不著癢處,又若真的推薦某個刀子了,除了有責任以外,還要避免有廠商合作業配文之嫌。所以寫起來困難,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要滿足眾人各方悠悠之喜好才是難處,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選擇刀子考量條件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會有性能考量,價格考量或工藝考量;性能考量為主的,著重廚刀的實用性,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能夠完成特定的工作,例如餐廳裡的廚師能夠順利把餐點完成送到客人桌上,或是刀子切起東西游刃有餘;價格考量是比較現實面的因素,有些人的價格考量會在價格與功能之間做平衡,有些人的價格考量則是純粹以標籤上的數字為主,其他性能與美觀與否都不重要;工藝考量則是以美觀,優質,名氣,收藏等等作為主要因素,早已大於實用功能考量,這個區塊的廚刀價格通常也最高,至於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只有自己看的準,說了算,這就跟買衣服差不多,如果是寒流來了,花大錢去買了10件名牌泳衣海灘褲,還不如隨便路邊買一件大衣來的保暖。至於工藝程度與審美觀,又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問題,就像談戀愛一樣,不要讓別人來告訴你應該喜歡誰,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與看法最重要,畢竟未來生活一起相依為命是自己的事,別人幫不上忙。
所以選刀子時候就跟上面的比喻差不多,看自己需要的功能到底是什麼,覺得美的刀子是長什麼樣子,握起來舒服的感覺是什麼,最後願意投資多少錢在刀具上面,或許您自己認為是性能考量實用派,但是說到價格卻不能不讓步,也可能同樣的預算,您會選一把名氣比較大,作工比較美的刀子,像是花紋鋼,心中那把尺也只有自己才抓得準,其他意見都只是參考。